校準方法
1. 準備標準器具:選用精度等級高于被校準注射器正壓測試儀的標準壓力源,其不確定度應滿足校準要求。例如,可采用活塞式壓力計等。
2. 外觀檢查:觀察測試儀外觀是否有損壞、顯示屏是否清晰正常,各按鍵及連接部位是否牢固,確保儀器外觀及基本狀態(tài)良好。
3. 壓力校準:
- 將標準壓力源與注射器正壓測試儀連接,連接應緊密無泄漏。
- 逐漸緩慢增加標準壓力源輸出壓力,在測試儀測量范圍內選取至少 5 個均勻分布的校準點,如量程的 0%、25%、50%、75%、100%。
- 在每個校準點,待壓力穩(wěn)定后,讀取并記錄標準壓力源的實際壓力值 \(P_{標準}\) 和注射器正壓測試儀顯示的壓力值 \(P_{顯示}\)。
- 計算每個校準點的示值誤差 \(\Delta P = P_{顯示} - P_{標準}\)。若示值誤差超出儀器規(guī)定的允許誤差范圍,則需對測試儀進行調整或維修。
4. 重復性校準:在選定的校準點(一般選中間量程點,如 50%量程處),連續(xù)進行多次(至少 6 次)壓力施加與測量,記錄每次測試儀顯示的壓力值 \(P_{i}\)。計算重復性誤差 \(S = \sqrt{\frac{\sum_{i = 1}^{n}(P_{i}-\overline{P})^{2}}{n - 1}}\),其中 \(\overline{P}\) 為多次測量的平均值, \(n\) 為測量次數。重復性誤差應符合儀器技術要求。
校準周期
校準周期需綜合多方面因素確定。一般情況下,建議每 12 個月進行一次校準。若測試儀使用頻繁,比如每天使用多次,可適當縮短校準周期至 6 個月,以確保測量準確性。若測試儀在使用過程中遭遇過碰撞、環(huán)境條件惡劣(如高溫、高濕、強震動等),或者對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產生懷疑時,應及時進行校準。同時,若儀器經過維修或部件更換,也需重新校準,以保證其性能滿足測量要求。